
全世界已知10000余種,我國記錄有1600余種。國內與衛生有關的住區蠅類,多屬花蠅科(Anthomyiidae)、廁蠅科(Fanniidae) 、蠅科(Muscidae)、麗蠅科(Calliphoridae)、麻蠅科(Sarcophagidae)等。幼蟲營專性寄生的有狂蠅科 (Oestridae)、皮蠅科(Hypodermatidae)、胃蠅科(Gasterophilidae)等。
1.孳生習性 根據蠅類孳生物(地)性質的不同,可將其分為5類。即人糞類、畜禽糞類、腐敗的動物質類、腐敗的植物質類和垃圾類。蠅種不同,其孳生場所不同。對孳生物性質的要求有的蠅種較嚴格,而有 的蠅種不太嚴格。
2.食性 成蠅的食性分為3類:不食蠅類口器退化,僅存遺跡,如狂蠅、皮蠅和胃蠅科蠅類;吸血蠅類以動物與人的血液為食,雌、雄性均吸血,如螫蠅屬和舌蠅屬的蠅種; 非吸血蠅類的食性包括蜜食性(如汚蠅食花蜜)、糞食性(如腐蠅和廁蠅喜食人糞)和雜食性(如住區多種蠅類),后者以腐敗的動植物、人和動物的食物、排泄 物、分泌物和膿血等均可為食。蠅取食頻繁,且邊吐、邊吸、邊排糞,該習性在蠅類機械性傳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3.活動與棲息 蠅類的活動、棲息場所因種類而異。成蠅的活動常因氣候條件、食物或產卵物的引誘或附近有孳生物質的大量存在而有所變動。蠅類的活動主要受溫度和光照的影 響,如家蠅在4~7℃僅能爬動,20℃以上才比較活躍,在30~35℃時最活躍。大多數蠅 類在白天活動,夜間常棲息在白天活動的場所,如室內的天花板、電線或懸空的繩索上;室外的樹枝、樹葉、籬笆等處。蠅善飛翔,如家蠅每小時可飛行 6~8km,通常活動范圍以孳生地為中心的100~200m半經范圍內活動覓食,有時可隨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擴散。
4.季節消長 蠅對氣候的適應性不同。不同蠅種在同一地區和同一蠅種在不同地區表現有不同的季節分布。一般可將我國蠅類分為春秋型(如巨尾阿麗蠅、夏廁蠅)、夏秋型(如 大頭金蠅、絲光綠蠅、黑尾黑麻蠅)、夏型(如廄螫蠅、廄腐蠅)、秋型(主要為家蠅)和寒季高峰型(如毛腹雪種蠅),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蠅類與夏秋季腸道傳 染病的關系最為密切。蠅類一般每年可完成7~8代,在我國南方可達10代以上。
5.越冬 蠅除卵外的各期都可越冬。越冬蟲期因蟲種或地區不同而異。通常廁蠅屬、綠蠅屬的種類以幼蟲越冬者居多;廄螫蠅、金蠅、麗蠅、麻蠅等屬的一些種類以蛹越冬者 居多;廄腐蠅、紅頭麗蠅等則以成蟲期越冬。而家蠅在不同地區可以不同蟲期越冬。以幼蟲越冬者多在孳生物底層;以蛹越冬者多數在孳生地附近的表層土壤中;成蟲則在暖室、地窖、地下室等溫暖隱蔽處越冬。
蠅除騷擾人、污染食物和吸血蠅的叮刺吸血外,更重要的是傳播多種疾病和引起蠅蛆病。
(1)機械性傳播: 非吸血蠅類通過蠅類體內外攜帶病原體以及蠅類特有的食性,將病原體傳播擴散。蠅可傳播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脊髓灰質炎、肝炎、腸道原蟲病、腸道蠕蟲 病、結核病、細菌性皮炎、雅司病、沙眼和結膜炎等。吸血蠅類可實驗傳播脊髓灰質炎、炭疽、螺旋體病以及皮膚利什曼病等。
(2)生物性傳播: 舌蠅(Glossina)(采采蠅)能傳播人體錐蟲病(睡眠病),其病原體為布氏岡比亞錐蟲和布氏羅得西亞錐蟲,該病流行于非洲。此外,岡田繞眼果蠅(Amiota okadai)是結膜吸吮線蟲的中間宿主。
2.蠅蛆病(myiasis) 是由雙翅目昆蟲的幼蟲對人和脊椎動物活體的侵害。本節僅限蠅類,按臨床寄生部位分可為以下類型:
1)皮膚蠅蛆病: 以紋皮蠅和牛皮蠅幼蟲所致的病例最多。當雌蠅產卵于人的毛發或衣服上,孵出的幼蟲鉆入皮內,在皮下移動,停留時使該處形成癤樣腫塊,經幾天后再繼續移行, 如此反復周期性出現,最后向表皮移動并開一小孔,幼蟲可從小孔中逸出或被人用手擠出。人感染通常1~2條。侵犯部位以頭、胸部最多。個別病例幼蟲可移行到 深部組織器官如胸腔、腹腔、眼、腦等。由皮蠅所致人體病例在國內已報道250余例,多為1齡幼蟲,2、3齡幼蟲少見。胃蠅1齡幼蟲可鉆入人體皮內并移行, 鑿成一條曲折的隧道,呈現出血性條紋狀匍形疹。在隆起的末端可用針挑出蟲體。國內報道由黑角胃蠅、赤尾胃蠅和腸胃蠅致人體皮膚蠅蛆病十余例。分布于美洲的人膚蠅和分布于非洲的嗜人瘤蠅,其幼蟲對人的侵害與皮蠅相似,在皮膚的鉆入部位形成癤樣腫塊,但不移行。
2)眼蠅蛆病: 以狂蠅屬和鼻狂蠅屬的1齡幼蟲所致病例最多。蠅在飛行過程直接沖撞眼部將幼蟲產于眼結膜和角膜上致成急性結膜炎或角膜潰瘍。國內人體眼部感染的報道有:羊 狂蠅560余例;寬額鼻狂蠅170余例;紫鼻狂蠅20余例。偶見有家蠅、絲光綠蠅、紋皮蠅和牛皮蠅幼蟲侵害人眼的病例。
3)胃腸道蠅蛆病: 通常因人誤食被蠅卵或幼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或蠅在肛門附近產卵或幼蟲進入腸內所致。患者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食欲不振等。國內報道40余例。其蠅種有家蠅、廄腐蠅、夏廁蠅、瘤脛廁蠅以及麻蠅科、麗蠅科和胃蠅科的一些蠅種。
4)耳、鼻、咽和口腔蠅蛆病: 人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患病器官有臭味分泌物,可誘蠅類產卵或產幼蟲而致病。國內報道20余例。致病蠅種有家蠅、廄腐蠅、大頭金蠅、絲光綠蠅、銅綠蠅、叉麗蠅、黑尾黑麻蠅、急鉤亞麻蠅、羊狂蠅、黑須汚蠅和蛆癥金蠅等。
5)泌尿生殖道蠅蛆病: 人感染常因赤身裸體,由尿道或陰道排泄物的臭味誘蠅產卵,孵出的幼蟲進入泌尿生殖道而致病。國內報道十余例。致病蠅種有家蠅、夏廁蠅、元廁蠅、大頭金蠅、絲光綠蠅、銅綠蠅和棕尾別麻蠅等。
6)創傷蠅蛆病: 由于創傷出血、傷口化膿所發出的氣味誘蠅產卵或幼蟲而致病。國內報道20余例。蠅種中以蛆癥金蠅的病例較多。其他有家蠅、黑須汚蠅、陳氏汚蠅、絲光綠蠅、紅頭麗蠅和肥須亞麻蠅等。
7)吸血蠅蛆: 如分布于非洲的黃塵蠅,幼蟲在夜間侵襲人吸血。
防制原則
滅蠅的基本環節是搞好環境衛生,清除蠅的孳生場所。根據蠅的生態和生活習性,殺滅越冬蟲態和早春第一代及秋末最后一代成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環境防制 采取多種方法,限制蠅的孳生,如,及時清除垃圾、糞便,生活垃圾裝袋,堆肥和沼氣發酵等。
2.物理防制 用淹殺、悶殺、撈出燙煮、堆肥等方法殺滅幼蟲及蛹;用直接拍打、捕蠅籠誘捕和粘蠅紙粘捕等方法殺滅成蠅。安裝紗門紗窗防蠅飛入室內。
3.化學防制 滅蠅常用藥物有敵百蟲、敵敵畏、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殘殺威和滅多威等。在蠅孳生場所噴灑殺蟲劑殺滅幼蟲,在殺蟲劑中加入昆蟲生長調節劑 (如蚊蠅醚、殺蟲隆)可提高滅蠅效果。在成蟲棲息場所可用滯留噴灑或空間噴霧,必要時兩類或幾類藥劑混合使用,或合并使用增效劑以取得更好的滅蠅效果。將殺蟲劑和家蠅信息素(誘蟲烯)放入餌料中誘殺成蠅。
4.生物防制 應用蠅類天敵和致病生物滅蠅,如寄生蜂寄生于蠅蛹。蘇云金桿菌H-9的外毒素能殺滅蠅幼蟲。
上一條:沒有了
下一條:地板殺蟲(殺蟲加盟)